標頭文字

古蹟、單車、親子,我的記錄簿。 (蝴蝶+1)

2014年3月1日

惜紙敬字亭留跡


發現一個新的主題,需要偶發的靈感,而大部份是來自於周遭的觸動。去年參加2013新北桐樂鐵馬追客活動,回程順訪樹林古蹟 新北市樹林區古蹟巡禮。非預期地,埋下了一粒計劃種子:北桃(古蹟與歷史建築)十敬亭連騎

計劃的執行,絕對需要準備,就在自認資料準備充足時,意外發現現今大龍峒保安宮惜字亭為仿古新作(2002?)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,真是大煞風景,徒呼奈何。

大龍峒保安宮為直轄市定古蹟,在古蹟所在位址的所有物類都是古蹟嗎?不必然!就個人所知認定,必不然!但其文化史蹟卻是歷歷在目,不容抹滅。計劃雖生變,山不轉路可轉。

計劃:惜紙敬字亭留跡
文字的創造,開啟文化與知識常態性的留存。源於科舉時代的教育薰陶,昔日尋常百姓識字不易,總對讀書懷有相當崇敬的態度,以至表現在對文字、字紙的敬重;於焉,專門收集大小廢棄字紙,置於專用爐亭焚燒,並或特定時日虔誠祭祀,以彰顯鄉紳士人文風及地位。
起點:芝山岩惠濟宮山下牌樓
節點1:芝山岩惠濟宮敬字亭(1999建)
節點2:士林神農宮敬字亭(有碑無亭)
節點3:大龍峒保安宮惜字亭(2002?重建二座)
節點4:新莊文昌祠敬字亭
節點5:林本源園邸敬字亭
節點6:樹林聖蹟亭
節點7:大溪蓮座山觀音寺敬聖亭
節點8:大溪齋明寺敬字亭
節點9:龍潭聖蹟亭
節點10:中壢市聖蹟亭
節點11:蘆竹五福宮聖蹟亭
節點12:泰山明志書院敬文亭
終點:華江橋萬華端


【遊記】


這是趟破百行程,超出團騎上限100k,我是獨行者。輝哥已在牌樓旁等候,他是晨騎出門吃早餐。

不禁莞爾。伸腰、撚鼻、搔背、掏耳,羅漢也是需要四暢的。

芝山岩隘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,居高臨下、易守難攻,為清咸豐年間漳泉械鬥避難所。現存西牆東、南牆不存,北牆已改建

芝山巖(岩)上,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,始建於清乾隆16年(1751);芝山巖寺主祀觀音菩薩,始建於清乾隆17年(1752);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,始建於清道光20年(1840);於清同治10年(1871)三廟合一。芝山岩惠濟宮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,正殿主祀開漳聖王,後殿一樓奉祀觀音菩薩、二樓奉祀文昌帝君。


清道光年間,鄉紳設立「文昌祠義學」;日明治28年(1895)改設芝山岩學堂,為八芝蘭公學校的前身;日明治36年(1903)校址設於今日士林國小 士林國小校史館八芝蘭公學校遺蹟為之前造訪所拍,尚存日治建物東講堂(禮堂),現為圖書館。

懷古園放置歷次修建留存石柱、碑,見證歷史。

三層四方葫蘆(福祿)頂,石磚疊板樸實平,素雅對聯文成飾,倉頡聖蹟敬字亭。

上層神龕奉祀倉頡至聖神位,對聯「蟲文垂世則,鳥跡洩天機」;
上層對聯「倉公造字載史跡,頡使學子目識丁」;
中層對聯「敬天謝地萬物簇,字上句下成銘文」;
方埕對聯「自古能知化丙者,於今便是識丁人」。

士林神農宮(芝蘭廟)文化資個案導覽 為歷史建築,原名芝蘭廟,前名福德祠;按現存芝蘭廟碑記,建廟歷史上溯至清康熙年間(正確年代未明)。建物業經多次改建,較無古意,但仍維持傳統廟宇建築形式。

正殿一樓奉祀福德正神,二樓奉祀主神神農大帝。廟方保存二塊敬字亭碑誌,一為清嘉慶25年(1820),另一為清道光5年(1825),見證地方文風鼎盛,種下士林(士子如林)美名。 石碑存放在廟埕旁的里民服務處,我們早到了,尚未開門。貼上之前造訪所拍。

大龍峒保安宮 文化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,始建於清嘉慶10年(1805),現狀主體為日治大正6年(1917)大修所成,大木匠由陳應彬與郭塔二位匠師對場,為台灣著名對場寺廟;廟方於1995~2002期間,謹守傳統工法,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。


到訪時,尚無人潮,二座惜字亭因似將廟會而難拍照,貼上以前造訪記錄。

在虎邊(郭塔匠師作),前殿步口廊圓光「真手藝無更改銀同郭塔敬獻」「好手工不補接」,正殿網目斗栱看架「假獅破真獅」。個人以台語「郭司破彬司」的諧音發「假獅破真獅」。

正殿迴廊壁畫七幅,皆為潘麗水匠師所作。鐘馗迎妹回娘家一景「姪戲舅」,表現天真無邪的小姪兒,完全不懼地騎坐在面目醜惡的鬼卒肩頭,戲耍一向嚴肅的鐘馗,鐘馗好似也含笑。

奕升是新隊友,憲兵退伍,體耐力佳,是我此行的第二陪騎手;輝哥簡單地任務交接。

河濱自行車道是本次計劃通達大溪的主要幹道。安全、平適、舒暢。今日車友不多,拉高轉速。

自新海橋下穿越,進疏散門,這裡有著傳統市場、老街和多處的古蹟建物。新莊慈祐宮 文化資個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,是新莊地區最古老的廟宇,為台北地區(台北市、新北市)僅次於關渡宮的古老媽祖廟。過門未入。

新莊武德殿 文化資產案導覽 為歷史建築,台北地區唯一留存日治時期武德殿,破敗待整。

廣福宮(三山國王廟)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新莊目前唯一位列國定古蹟者,現仍整建中,未開放參觀,期待再現風華。圍籬告示牌表示施工期間為10213日至10316日完工施工期雖已過,但請不要急!這不是拼命趕工就是賺錢的工作,嚴謹、認真、品質為優先,整舊如舊(新古意)才是最重要的。加油!

新莊文昌祠 文化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,主祀文昌帝君,全祠石柱光潔無楹聯,意諭士人坦然樸質。

敬字亭位於前埕,花瓶爐口是為特色。到訪時,也因似將廟會而顯得敬字亭空間狹小,貼上以前造訪記錄。

過新海橋走右岸,越河堤,左轉沿湳仔溝前行。這條自行車道的資訊,是由雙北生活單車圖導覽摺頁所獲知,第一次騎行,感覺意外地好。有圖有真相。

林本源園邸 文化資導覽 為國定古蹟。樓軒、園林、迴廊、水池、小橋、假山,昔日騷人吟詠、墨客唱和。

林本源園邸敬字亭位於榕蔭大池一角。三層六角攅尖葫蘆頂,山水花鳥詩詞文風


樹林聖蹟亭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歷史建築,位於潭底公園。

底層、中層為四方,頂層為八角攅尖葫蘆頂,每層都有飽經歲月痕跡的泥塑,大多糊掉了!有著自導式解說,很不錯!不過,個人覺得這古蹟主體復原施工似乎有點含糊,特別是泥塑部份,也或許是我太外行了。

而且,居然還有人在爐口刻字,遺憾!!!

山佳車站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直轄市定古蹟。奕升對古蹟的認識有限,既然路過,我當然也就順便口沫橫飛一下。

下一站在大溪蓮座山,藉由河濱自行車道可直通大溪。今日車友真的不多,再次拉高轉速。隧道窯化身龍形,橫臥鶯歌溪;背對鶯歌石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,龍口遙指鳶山頭,鶯歌精取得龍窯劍,對陣法力日增的鳶精?呵!神話故事續集上演中,請各自入夢一起來發顛。

出大溪橋,李大條?老板,來兩條。奕升說有高梁味,我覺得還不錯,只是我這條沒高梁味啊?可能是我有嚼蒜頭。

接台4,過崁津大橋。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文化資導覽 為縣(市)定古蹟,創建於清嘉慶2年(1797),主體現狀為日治昭和9年(1934)重修所成;香客眾多,正視「空谷傳聲」,回望「悟徹禪關」。一進五門單殿前拜亭(軒),格局特殊。

主體紅磚造,三層四方歇山頂,上層神龕文曲君,眉書奎星樓;中層爐口,門額敬聖亭,左龍右虎背麒麟(麟吐玉書),濃艷生動;底層裝飾斑駁,盡顯滄桑。廟方對敬聖亭諸處已有保護(罩玻璃)和整修(門聯、卷雲),遠觀雖已略為失味,近瞧還可細賞玩味。



蓮座山門位於勝利街上,現今交通便利,外地人經由台4即可直達蓮座山下,蓮座山門應已屬本地居民所專用,或老一輩人的記憶。

大溪武德殿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歷史建築,因為剛帶奕升參觀新莊武德殿,所以刻意繞進來逛一下。

大溪老街店家一些位於中央路,主要在和平街,與此趟主題行程無關,快速閃過、繞道。過武嶺橋。奕升陪騎任務完成,切入河濱道返航。我不喜歡扛車,但接受小扛,只是在山林裡常常會除外,然後不小心就手酸肩骨痛。上惠濟宮要扛、進觀音寺也要扛,雖不難,但引人側目,不好。所以,情商輝哥陪騎芝山巖、奕升陪騎蓮座山。

切入齋明寺古道,進山門;「日夜溪聲尋道岸,縈緇轍跡擁賢關」,正是當下白日寫照。哈哈!沒輪子沒轍跡,怎擁賢關?我第一次是用走的,這第二次當然要帶輪子來,這是山門的明示、菩薩給的考驗。還好,古道全程推拉免扛車,觀音菩薩有融通。

貼上一張2014/2/3第一次造訪的記錄,這是我家一紮。

敬字亭座落在一荒蕪小坡,磚砌石造,三層四方葫蘆頂。
上層神龕空無,神明移駕,橫批「聖蹟」,對聯「行聲藏蘊奧,點畫破荒茫」;
中層橫批「敬字亭」,對聯「識丁須付丙,有武亦修文」。

午休時間,瞇一下;恍惚中,才正要入定,林中碰氣(松鼠)直擾清幽。唉!咱的業障太多了,起身繼續行程。大溪齋明寺 文化資產案導覽 為縣(市)定古蹟,主祀觀音菩薩,現為法鼓山「人間淨土」禪修地之一。

藉由短暫地菩薩澄靈,似乎精神平和、氣力充盈。進入台3,切入不知名鄉道,過高速公路涵洞,續接台3,快愈奔馬,疾風前行。

龍潭聖蹟亭 文化資產案導覽 為縣(市)定古蹟,形制宏大,全台第一。

庭園三進靠山景,疊板壘高聖蹟亭,字紙化丙福祿頂,聖亭敬字惜紙情。

上層六角,三面有裝飾;正面雙龍環抱匾,「聖蹟」二字已不存,左右對聯「光燄萬丈,風動四方」。

中層正面爐口,上橫眉「文運宏開」,下橫眉「過化存神」;內聯「文章到十分火候,筆墨走百丈銀瀾」,外聯「鳥喙筆峰光射斗,龍潭墨浪錦成文」。
龍邊石刻清光緒元年(1875)亭序,對聯「文章炳於霄漢,筆墨化為雲煙」。
背邊石刻太極八卦,對聯「萬丈文光沖北斗,百年聖化炳東瀛」。
虎邊石刻日大正14年(1925)重建聖蹟亭誌,對聯「自古能知化丙者,於今便是識字人」。

下層八角,三面有裝飾;正面「麟吐玉書」,龍邊「鳳鳥銜書」,虎邊「獅子含劍」。

台基四角「螭虎(龍)吞腳」為罕見珍品,還有鮑魚花草紋飾。吃「鮑魚」?真是舒適「夠好野(台)」。

上層六角,中層四方,下層八角,按導覽解說,意喻「六氣」、「四象」、「八卦」。按一元、兩儀、三才、四象、五行、六氣、七情、八卦、九宮順序,龍潭聖蹟亭具備一元、兩儀、四象、八卦,皆為倍增明義;個人將上層六角解讀為「六相」或「六書」,又以「六書」是為漢字方法為佳,更為直切原意。有亭序開宗明義文為證,「粵自六相立而文明日啟,六書作而文治日昭」。

右轉干城路,到底左轉縣113中豐路,直進中壢市區。中壢市聖蹟亭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為歷史建築,位於延平路新街國小旁。主體為紅磚造、洗石子面;造型由上到下依序為花瓶頂、六角、四方、八角、台基座;仿巴洛克式柱形及雕花,中式飛簷、六角攅尖,花瓶頂、中西合壁是為特色。

乍看之下,爐口裝飾似為螃蟹夾筆,繞行一周至天橋樓梯旁,這片牆面裝飾圖案最完整,好似蝙蝠(福),只是…,會是貓頭鷹嗎?太沒把握了。

左轉縣110中園路,短暫地切入桃園大圳幹道,進工業區,轉走合圳北路,大興路再拉高轉速,縣110大竹路減速,右衝南竹路到底趕進度。左轉再右轉,五福路底就是今天的第11站。五福宮 文化資產個導覽 為縣(市)定古蹟,主祀玄壇元帥趙公明,民間傳說其為武財神,轄有招寶天尊、納珍天尊、招財使者、利市仙官等四正神,合稱五路財神。

按導覽解說,聖蹟亭為清同治6年(1866)完竣,原立於廟埕前方兩層磚造四角亭,後於2005年遷移至現址(金爐旁)。

粗略審視,三點值得記錄:
1. 現狀為三層,意即底層應為2005年遷移時所新增。
2. 爐口門額「聖蹟」;按捐銀碑載「南崁庄大廟前建造敬惜字亭」,意即此亭原名或為「敬惜字亭」。門額是否必為「聖蹟」二字,並不重要。
3. 龍邊牆面裝飾「書劍」,而非虎邊,形成「有武亦修文」的特殊含意,此或為主祀「武」財神之故,與一般不同。

最後一站在泰山,可以選擇爬坡穿過林口台地;因為個人對路線的熟悉度,我選擇繞行龜崙嶺。路經台119.7k,馬路下方(隱藏橋體)有我留下深深的足跡 尋訪劉銘傳-龜崙嶺鐵道橋遺構

明志書院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歷史建築,位於泰山明志路2276號。創辦於清乾隆28年(1763),翌年得「書院」敕封,為北台灣第一座書院。


一日北桃古蹟惜紙敬字亭留跡,收工,快樂返航。



Remark
1. 2014/2/22旅記。
2. 2014/2/26分享 GPSVisualizer地圖GPX軌跡記錄
3. 2014/3/1發佈於Google Blogger
4. 2014/3/1發佈於Mobile01 遊記與享區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惜紙敬字亭留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