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頭文字

古蹟、單車、親子,我的記錄簿。 (蝴蝶+1)

2016年4月7日

淡水港燈塔(淡水導燈)初史略


往時淡水港北岸由近鄰各庄民發起建設,直徑約三間(~5.5m)、高約12尺(~3.6m)、石砌圓筒形,篏入燈籠,使用種油,日出沒時點消燈,入港船舶稅徵充維持費(*1)。英國出版1896小改正海圖標示光達距離3浬。

1888/5淡水導燈(高、低燈一對)著手建設,1888/9竣工。

低燈位於淡水港北側,位置N 25 11’、E 121 25’(*2),四角形鐵造塗白色,燈高平均水面上38尺,百燭光弱,第六等,鐘形火口折射器,不動白光,明弧61~120deg,紅綠分弧,紅光61~83deg、綠光94~120deg,光達距離9浬。

高燈位於淡水街北側高地,位置N 25 11’、E 121 26’(*2),鐵竿塗白色,燈高平均水面上147尺,不動白光,光達距離10浬。高、低燈常置看守各二名。

1913/11/28高燈改為乙炔瓦斯燈,光力約350燭光(*3),白色閃光,每二秒一閃光,光達距離15浬,看守員變更為低燈看守兼任。

1926/7/21低燈改為電燈,光力6,000燭光。

以上節錄資料取自「遞信志」1928年版,備註如下:
*1 此為嘉慶元年(1796)望高樓,相關更多訊息請參考 滬尾街第二期 望高樓。關於望高樓的高度,英國出版1896小改正海圖標示光達距離3浬,此可由地理見距粗略判斷望高樓並不高,是可存疑的。
*2 淡水導燈相關訊息請參考 漁.佑--望高燈塔 望高燈塔。
*3 按「日本燈臺表」1927/5改正的版本,淡水高燈燈高自基礎上10.6m、平均水面上44.5m,光力300燭光,明弧66~127deg。

日本國會圖書館 官報,1941/10/15總督府告示第936號,1941/10/1淡水高燈改為電燈,光力1,200燭光。

現今淡水港燈塔 航港局燈塔相關資訊 是一塔二燈喔~!




【新增記錄#2016/8/5】

淡水低燈寫真,取自中研院臺史所 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「臺灣寫真帖第1卷第11集」(1915/8)。


【新增記錄#2016/8/30

最近放大假,心思仍圍繞在燈塔史。藉由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,高低一對的淡水導燈歷史,需要再明辨。
Ps. 貼圖翻拍自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「地圖-淡水港(1900)」。

貼圖僅為水路部海圖淡水港(1900)的局部圖。原圖中有一些註解是必須要先說明的,如此才能表達其準確性:
a1. 1895海門艦從事測量(人名略過不表)。
a2. 1896/6/3水路部刊行。
a3. 1897/7小改正。
a4. 1899操江艦於港內測量改補(人名略過不表)。
a5. 1900/3大改正。
a6. 1900/3/16水路部印刷發行。

這張水路部海圖提供了淡水導燈的一些資訊,或者可能稱為更準確的資訊:
b1. 舊燈臺(望高樓)、淡水低燈和淡水高燈的位置。
b2. 淡水低燈燈質記號「L.F.R.W&G..28ft.vis.6m.」。
b3. 淡水高燈燈質記號「L.F.142ft.vis.10m.」。

低燈燈質記號試解為燈光(Light)、不動定光(Fixed)、紅(Red)、白(White)、綠(Green)、高28呎、見距6浬。高燈燈質記號試解為燈光(Light)、不動定光(Fixed)、高142呎、見距10浬。另外,由數據「高142呎」,可以判定此為自海水面的高度,但不知是平均水面或高潮水面。

對照「遞信志航路標識編(1928)」,以下新增紅字為疑點:
低燈位於淡水港北側,位置N 25 11’E 121 25’,四角形鐵造塗白色,燈高平均水面上38尺(28),百燭光弱,第六等,鐘形火口附折射器,不動白光,明弧61~120deg,紅綠分弧,紅光61~83deg、綠光94~120deg,光達距離9浬(6)。
高燈位於淡水街北側高地,位置N 25 11’E 121 26’,鐵竿塗白色,燈高平均水面上147尺(142),不動白光,光達距離10浬。

按記錄,淡水導燈在1913/11/28之前沒有變更,以下是水路部東洋燈臺表1913/6/1調查的版本,僅重點列示和「遞信志航路標識編(1928)」的差異:
低燈,燈高自高潮水面上33燭光數100,光達距離9浬。
高燈,燈高自基礎上35、高潮水面上142燭光數100,光達距離10浬。

如果再往前看1898190119051908各燈臺表版本,皆是「低燈燈高自高潮水面上33,高燈燈高自高潮水面上142」。

就個人追尋台灣燈塔史的經驗而言,日領初期和末期的資料最是短缺或混亂,是難以定論的,其中「遞信志航路標識編(1928)」是導讀,但也難免會有錯,以下是個人綜合上述所能給予的合理推論:
低燈位於淡水港北側,位置N 25 11’E 121 25’,四角形鐵造塗白色,燈高自高潮水面上33,百燭光弱,第六等,鐘形火口附折射器,不動白光,明弧61~120deg,紅綠分弧,紅光61~83deg、綠光94~120deg,光達距離9浬。
高燈位於淡水街北側高地,位置N 25 11’E 121 26’,鐵竿塗白色,燈高自高潮水面上142,不動白光,光達距離10浬。

再貼一張1947台灣沿岸港灣狀況勘查報告書淡水港現況圖,沒想到民國36年的勘查報告裡會存在望高樓,或許當時仍留有殘跡也說不定,天知道~?!
Ps. 貼圖翻拍自檔案管理局「世紀交通-運輸重要檔案專題選輯」。

最後,淡水福佑宮虎邊牆「望高樓碑誌」石碑是復刻?按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、作者為前海關博物館館長「海洋領航者 台灣燈塔展」所述,以下原文抄錄(除人名xx外):
望高樓旁刻望高樓碑誌,經福佑宮廟方依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xx教授抄下的原文重作嵌於該宮內牆。

貼一張2016/8/13黃昏拍攝的一塔二燈。



【新增記錄#2016/9/10】

望高樓的外形和高度是怎樣的呢?目前較可信的記錄有兩種說法,一為「遞信志(1928)」所述的高約12尺(~3.6m)圓筒形,另為 滬尾街第二期 耆老口述大約五人來高(~8m)上塔下壇平分的圓錐形。

事實上,可能還要增加一更可信的資料,原著法文本「L’ Expedition francaise de Formose, 1884-1885」,中譯本為「法軍侵臺始末」(缺圖)、日譯本為「佛軍臺灣遠征史」,按內頁地圖所示為Pyramide (feu fire haut 6m70),可惜我是看不懂法文的,應該就是金字塔形6m70高,天知道~!

貼圖擷取自「佛軍臺灣遠征史」,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數位版,請點連結 數位典藏服務網 並直接跳到正文(第00035att01頁),可見全圖。



【新增記錄#2016/9/20】

日本國會圖書館 寰瀛水路誌卷四(1889),淡水導燈於1888/11/7設置。


【新增記錄#2019/8/17】

貼圖取自哈佛燕京圖書館,光緒14年12月4日海江警船示第226號及「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(1889)」第二十鐙、第二十一鐙淡水口二鐙。



Remark:
1. 2016/4/7貼於Google Blogger。
2. 低燈舊圖翻拍自臺灣名勝舊蹟誌,貼圖為2016/4/5造訪記錄。
3. 2016/8/5新增記錄、更新 航港局燈塔相關資訊 連結。
4. 2016/8/30新增記錄。
5. 2016/9/3校正(原誤植為「1887/7小改正」
6. 2016/9/10新增記錄。
7. 2016/9/20新增記錄。
8. 2019/8/17新增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