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頭文字

古蹟、單車、親子,我的記錄簿。 (蝴蝶+1)

2016年2月26日

新港燈塔(新港燈竿)初史略


綜觀1933~1938年版日本燈台表、東洋燈臺表,新港燈竿於昭和7年(1932)12月點燈,位置於新港東防波堤西端,北緯N 23 5.9’、東經E 121 22.4’,紅塗圓柱形鐵筋混凝土造,燈高在基礎上7.3米、平均水面上9.9米,百燭光弱(未達100燭光),紅光每4秒1閃,明弧202~108度,光達距離7浬。

就燈台表文字敘述位於新港東防波堤西端,是否就能證明即為現今新港燈塔的生世?以功能性及史蹟接續性而言,是的!但仍需有較多的人事物證,畢竟現有新港燈塔是否為日治期原建物仍有疑問,記錄待有緣~!


話再說回來,其功能性及史蹟接續性已然確認,實體是否仍為原建物?這個問號對咱而言,有之加味,無之不減脈絡絲毫,自得其樂可也。


個人所尋得的舊籍燈臺表,自1939至1948期間的資訊是空白的,最後一筆資料來自1949/3刊行「燈台表」,記錄如下。至於新港燈竿改建時間點,個人「坎棧」已顯不足,只能吐大氣!


位置於新港東防波堤西端,北緯N 23 5.9’、東經E 121 22.4’,紅塗圓柱形鐵筋混凝土造,燈高在基礎上9米、平均水面上13米,百燭光弱(未達100燭光),光每4秒1閃,明弧202~108度,光達距離10浬。

ps. 以紅色粗體字表示差異


【新增記錄#2016/3/7】

戰後由關稅總局海務處接管,改稱「新港燈杆」。

民國53年燈質改為閃光(2)六秒二閃,明1秒、暗1秒、明1秒、暗3秒,塔高9.8m,燈高在高潮水面上11.6m,公稱光程12.5浬。位置北緯N 23 05’ 52”、東經E 121 22’ 22”。

民國69年間,為加強颱風季節安全,漁港延長兩側防波堤,末端增設八角混凝土造燈杆,東側燈杆漆紅、閃紅光,南側燈杆漆綠,閃綠光。杆高6m,四秒一閃,明0.5秒、暗3.5秒,光程6浬。

新舊功能重疊,計劃廢用新港燈杆。因新港燈杆光程較長,且多年指引航行安全,經漁會反映而保留。


【新增記錄#2016/3/13】

按1932/12/18總督府告示第207號,新港燈竿於1932/12/25點燈,位置於新港東防波堤突端,北緯N 23 5’ 53”、東經E 121 22’ 22”,圓柱形鐵筋混凝土造塗紅色,燈高在基礎上7.315米、平均水面上9.881米,乙炔瓦斯燈,紅光每4秒1閃,明弧202~108度,65燭光,光達距離7浬。

按1940/9/20總督府告示第388號,新港燈竿暴風災害破損,休燈。

按1941/10/3總督府告示第883號,新港燈竿於1941/9/11復舊點燈。燈高在基礎上9米、平均水面上12.6米,明弧全度,光達距離10浬,其他同前。


【新增記錄#2016/4/12】

按1945/10/23總督府告示第883號,新港燈竿於1945/9/17燈質變更為閃白光、每4秒1閃光。


【新增記錄#2016/8/14】

受妮妲颱風外圍環流影響,2016/8/1清晨自台東北返,沿路多雨偶乍晴,抵達成功漁港時,幸運地,老天爺給個不差的臉色。






Remark:
1. 舊圖翻拍自中研院臺史所 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 昭和6年(1931)「臺東廳要覽」。燈塔現狀圖就沒法貼了,還沒去過。
2. 2016/2/26貼於Google Blogger。
3. 2016/2/27新增補充說明。
4. 2016/3/1標題更名。
5. 2016/3/7新增記錄,參考自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 臺東文獻復刊第14期p97。
6. 2016/3/13新增記錄,資料取自 日本國會圖書館 官報。
7..20164/12新增記錄,資料取自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 府報。
8. 2016/8/14新增記錄。